关于&联系我们
副标题

2021 INRS会议荣誉会议指南1.png

2021 INRS入选中国科协2021年《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1)》收录会议名单


微信截图_20220207111416.png会议指南1.png会议指南2.png




https://www.cast.org.cn/art/2021/7/15/art_43_163701.html

https://ccg.castscs.org.cn/detail?id=8a8a8a587855688d01786d629dd65b04






 
关于我们
副标题

关于我们与“INRS”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NRR) 杂志于2006年4月创刊,2008年1月即被SCI, PubMed, PubMed Central, BIOSIS previews, Chemical Abstracts, Excerpta Medica等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6.1,位列神经科学类别Q1区,细胞生物学类别Q2区。


  为促进国际神经再生领域的学术交流,尤其是希望加强亚太区域神经再生领域研究者们的学术沟通与交流,同时提高杂志的国际知名度,提高杂志组织更多来自国际的优秀机构的高学术水平的稿件的能力,《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主编苏国辉、徐晓明教授倡导发起了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首届论坛于2011年5月5日邀请国家基金委曹河圻处长做大会报告,在中国沈阳成功主办了“2011第一届国际神经再生论坛”,参会人数300余人。


  2012年9月21—25日特邀Science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教授及30名国际著名专家做大会报告,973 项目顾问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和中国神经科学会的著名专家也在论坛解读了中国神经科学最新研究热点和学科进展,参会人数1200余人,在中国沈阳成功召开了“2012第二届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2013年10月10—15日在中国沈阳荣邀中美德4位院士做了前沿的精彩的报告,来自全球9个神经再生主要研究国家,来自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180个科研机构、大学和医院的700余名从事神经再生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参加了这届国际神经再生论坛。会议结束后,全球神经再生领域的著名专家们评价“这是一次全球神经再生领域人数最多、专家最聚集、演讲报告水平最高的国际学科学术会议”。


2014年在中国南京特邀全球中枢神经再生研究先驱者和脊髓损伤研究杰出贡献者Albert Aguayo和Mary Bartlett Bunge教授做大会报告,500余名国内外从事神经再生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届论坛。


2015年在中国广州、中国沈阳特邀2012年诺贝尔获奖者约翰•戈登教授和海外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张和教授做大会报告,30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参加了本届论坛。


2016年7月29-31日,我们在中国宁夏银川召开2016年国际神经再生论坛暨第十届亚太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2017年8月28日-9月1日,我们在韩国首尔召开2017年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2018年7月26-29日,我们将在中国广州召开2018年国际神经再生论坛暨第十一届亚太国际神经再生论坛、2018年脊髓损伤治疗与临床试验国际交流会。


  本次论坛旨在推动基础与临床、亚太地区以及中国与国际神经再生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也是领域内青年学者和学生广泛深入交流的平台。


  2025年,论坛初步计划有10场全体会议。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我们和参会者的共同努力,使这次论坛开得更前沿,更实用,更精彩,也更受与会者的欢迎,同时给杂志提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化宣传带来更好的收益。


  诚挚的欢迎国内外从事神经再生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以及学生来参加此次盛会。



附:《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RR)杂志介绍:

NRR杂志的办刊宗旨为面向国际、立足国际,以办好一本国际神经再生学科界专家公认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为工作目标,注重精审快发,注重出版时效。

  由苏国辉院士和徐晓明教授为主编的国际化编委会,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神经再生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把关审稿出版的环节上保证稿件的学术水平。

  杂志采用国际通用语言研究最前沿、最热点的神经再生问题,杂志重点关注的问题有:

1. 出版范畴:

(1)神经再生;

(2)神经损伤后(脑卒中,脑创伤,神经退行性病,神经发育疾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颅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干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生物工程、神经调控、药物治疗、神经假体等)过程中的的修复、保护与再生;

(3)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生物材料,干细胞,神经组织构建);

(4)神经可塑性与神经再生;

(5)神经免疫、神经炎症与神经再生;

(6)自噬与神经再生;

(7)运动、脑健康与神经再生;

(8)脑科技研究先进技术(类脑器官、类脑芯片、光遗传技术、单细胞记录技术、神经成像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与神经再生。

2. 热点关键词:

神经元的研究:

神经元活动测量(突触、受体、离子通道等),统计大脑细胞类型, 绘制细胞类型图谱,高通量单基因测序,精准基因组编辑,大数据处理,记录神经元活动电压传感器观察大脑活动的高速成像显微镜,神经联接图谱和神经元活动图谱,开发大规模神经网络记录技术,开发操作神经回路的工具,了解神经细胞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整合神经科学实验与理论、模型、统计学等内容,神经网络模型,受体和离子通道数据库直接与人类基因和蛋白质序列库数据格式立体结构一致的的相链接;


神经领域疾病大动物模型研究:

非人灵长类脑图谱解析的关键技术,基因编辑及干细胞技术,遗传学标记与神经环路示踪技术,透明脑与快速(双光子)光学成像,fMOST技术,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光、电、磁等神经调控技术,活动图谱技术,灵长类脑认知范式的建立;


脑、类脑、学习、记忆、认知、情感、语言和人工智能研究:

脑的分子、影像以及相关标记物,应激的分子、细胞与神经环路-抑郁、疼痛、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脑疾病的遗传、表观遗传以及病例性能失调等大脑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展学习、记忆、认知、情感和语言研究,新型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全脑可视化和结构图,描述人类大脑成像技术的机制,建立大脑结构图,脑解剖图谱,脑功能图像(fMRI,PET,脑地形图),建立脑结构、功能、整合和分析的理论模型和仿真计算,类脑计算研究,计算神经学与大数据研究,人工智能研究。



 论坛报名,口头报告,海报评选,专题论坛组织、演讲人招募 

联系人:赵萌,刘文君

地 址:沈阳10001邮政信箱 邮编:110180

电话:024-3141 6894

手机:138 0499 8773(赵); 187 0405 6472(刘)

邮 箱:inrs_apsnr@126.com‍


论坛网址:http://www.inrscn.com/